在智能手機上玩的 10 個最佳遊戲手柄

現代智能手機有一個不幸:所有的控制都分配給了觸摸屏。如果它在應用程序中甚至很方便,那麼問題就從遊戲開始。幸運的是,現在有用於智能手機的遊戲手柄讓遊戲體驗更加舒適。本文將討論它們。

地方

姓名

評級特徵

在智能手機上玩的 10 大最佳遊戲手柄

1 Razer Raiju 雷蛇手機 最佳選擇
2 IPEGA PG-9083 方便的外形
3 藝術劇 AC55 最高的建造質量
4 小米 Feat 黑騎士 X8pro 電子競技的最佳遊戲手柄
5 SteelSeries Nimbus 適用於 iPhone 的最佳遊戲手柄
6 Gamesir G4 Pro 最多才多藝
7 峽谷CND-GPW3 運動探測器
8 Ritmix GP-035BTH 最好的價錢
9 CBR CBG 956 最緊湊的遊戲手柄
10 Gamesir T4 Pro 有吸引力的照明

另請閱讀:

智能手機上的視頻遊戲早已超越了同類型的“趣味農場”和原始的“點擊器”。今天,如果智能手機功能足夠強大並且在其上高效,您就可以玩最初只能在計算機上使用的成熟遊戲。當然,認真地玩,姑且稱之為,使用觸摸屏的遊戲並不總是那麼方便,而在這種情況下,遊戲手柄就派上用場了。

從表面上看,這樣的操縱桿可能與控制台沒有什麼不同,除了安裝智能手機的特殊支架。否則,與在控制台或 PC 上玩時相同的按鈕、相同的控制桿和相同的驅動器。這個遊戲領域的設計和價格多樣性是巨大的。您可以找到價格不到一千盧布的操縱桿,或者選擇專為網絡運動員設計的專業模型。它會花費更多,但會持續更長時間。遊戲手柄應該滿足哪些要求才能在智能手機上玩?其中有幾個:

  • 力量。在任何遊戲中,都有遊戲手柄按鈕開始因負載而開裂的時候,設備承受這種壓力很重要;
  • 反應能力。如果遊戲手柄有哪怕一毫秒的響應延遲,就可以徹底破壞遊戲;
  • 價格。如果你不是電競選手,那麼花幾萬買一個搖桿對你來說沒有意義。市場上有許多有價值的模型,價格誘人;
  • 方便。既有從知名主機廠商抄襲的經典遊戲手柄型號,也有完全獨家的型號,很難用肉眼判斷這樣的設備拿在手裡是否舒服。

我們的排名考慮了這些因素和許多其他因素,包括來自真實用戶的反饋,其中包括在智能手機上玩的前 10 名操縱桿。知名品牌和鮮為人知的製造商都參加了TOP。

在智能手機上玩的 10 大最佳遊戲手柄

10 Gamesir T4 Pro


有吸引力的照明
國家: 中國
平均價格: 4 950 盧布。
評級(2022): 4.3

9 CBR CBG 956


最緊湊的遊戲手柄
國家: 中國
平均價格: 1 660 盧布。
評級(2022): 4.4

8 Ritmix GP-035BTH


最好的價錢
國家: 中國
平均價格: 1 450 盧布。
評級(2022): 4.4

7 峽谷CND-GPW3


運動探測器
國家: 中國
平均價格: 2 990 盧布。
評級(2022): 4.5

6 Gamesir G4 Pro


最多才多藝
國家: 中國
平均價格: 4 990 盧布。
評級(2022): 4.6

5 SteelSeries Nimbus


適用於 iPhone 的最佳遊戲手柄
國家: 丹麥
平均價格: 7 550 盧布。
評級(2022): 4.6

4 小米 Feat 黑騎士 X8pro


電子競技的最佳遊戲手柄
國家: 中國
平均價格: 3 980 盧布。
評級(2022): 4.7

3 藝術劇 AC55


最高的建造質量
國家: 中國
平均價格: 3 390 盧布。
評級(2022): 4.7

2 IPEGA PG-9083


方便的外形
國家: 中國
平均價格: 3 000 盧布。
評級(2022): 4.8

1 Razer Raiju 雷蛇手機


最佳選擇
國家: 美國
平均價格: 12,190 盧布
評級(2022): 4.9

大眾投票 - 誰是在智能手機上玩遊戲手柄的最佳製造商?
投票!
總票數: 80
0 喜歡這篇文章嗎?
注意力! 以上信息不是購買指南。如有任何建議,您應該聯繫專家!

添加評論

1 評論
  1. 羅馬
    文章火了,重點。我想補充一點,沒有指出重要的一點。大多數手機操縱桿要么使用 ShootingPlus 應用程序來自定義遊戲佈局,要么阻止大多數遊戲被玩。手機上的大多數遊戲都不是為操縱桿控製而設計的。就個人而言,我只知道 CODM,它默認支持 xbox 或 PS4 Dualshock 進行控制。但也有通用選項,例如原始的 ShootingPlus Geeks V013 操縱桿,與 ShootingPlus 應用程序一起,您可以使用操縱桿玩任何遊戲。在那裡,也沒有任何嘎嘎聲。我已經玩了半年了,很快就在 CODM 和 PUBG 中都名列前茅。

電子產品

建造

收視率